其次,要說明本人教學的利基(niche)所在。
- 目前社會上很多人以為台語有音無字,所以常常以同音的字來表記,忽視所用的字有其本身的意義,容易造成誤導,像以「尚好」來表「上好」;「尚青」來表「上鮮」;「雞婆」來表「家婆」;「甘(咁)是」來表「敢是」;「A錢」來表「磑錢」;「嗆聲」來表「唱聲」;「搶搶(強強)滾」來表「淌淌滾」等,這種「以音害義」的作法,常使說台語的人都看不懂,很難教人接受認同。台語用字須能「望文知義」,才能廣被接受,而易推展。
- 由於台語中一字多音的情形特別多(約近兩千字),像「西」字在下面各詞中的發音就各不相同:「西藥」,「西瓜」,「西照日」;此外,「狀」:「形狀」,「獎狀」,「狀元」;「歲」:「萬歲」,「幾歲」;「生」:「學生」,「先生」,「生命」,「生肉」等。所以學台語,除了學字外,各字在不同詞彙中的發音也要學,因此對初學者,注音特別重要。目前台語的拼音法有很多種,包括羅馬拼音、TLPA及各種修訂,教育部也未能將之統一。事實上,一方面各種拼音往往很長和漢字的字寬很難配合,另一方面拼音的發音,若非特別訓練過,一般的人,包括外國人,都很難有正確的發音,何況其聲調符號的注記,更是打字的一大障礙。當然,漢字還必須橫行,不便縱走。本人基於在台灣的人,在小學階段都受過ㄅㄆㄇ的注音符號教育,所以用這些符號來加以增訂,並採用既有可用的聲調符號,然後再加入三個聲調符號,設計出一套和過去所學的ㄅㄆㄇ的注音符號有很好接軌的台語注音符號。它易學易用和漢字字寬完全配合,且可橫行也可縱走,對台語的推廣能發揮好的效用。有人說ㄅㄆㄇ已經落伍了,缺乏國際性,要用拼音才方便。我的看法是,拼音如同前述(寬度和聲調符號的障礙),並非真的好用,何況國際化和台語復興是兩回事,我們的當急之務,應是台語復興,台灣人說台語寫台文。設若為顧慮國際化,致使台語推廣困難而消亡,外國人學台語將是沒有意義,或說是做考古的工作而已,還有什麼國際化的問題呢?
本人在真理大學開課,採用自己設計的這套注音符號,學生的學習效果很好,一學期(每週兩小時)下來,可寫台文,甚至做詩。相信社會大學的學員,也可以有好的學習成果。本人所以提前退休,一則因為剛滿教學四十年算是一個段落,一則是希望儘快完成辭典的編輯及全心推動台語的復興。
個人認為國中小鄉土語言教學,除了學校教育(目前只是唸唸童謠等每週一小時的方式,學習台語無法成其功),家長的配合尤其重要。但可嘆家長仍然不是台語族群,所以更需補充教育。社區大學若能發揮功能,將是推動台語復興的一大力量。這是本人不揣冒昧,毛遂自薦的原因。若貴大學有意成全,煩請連絡賜教。
信中附上一些本人在真理大學的教材講議,及所編著的小學教材,其中注音符號即本人所設計者,本人並已將之電腦化,而可輕易注音印刷。本人另編寫出版一本「由諺語學台語」的書,若貴大學希望了解,請告知,
將另寄上。
何典恭謹上
2005年8月
電話:(02)-2362-1444
(03)-3870673
EMAIL: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。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