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 」是「就是」不是「著是」.「就」本來讀作「」,像「成就」,「就職」,「就業」等。所以「就是」應讀作「」,   後來自然演化作「」,再演化作「」與「」。「就好」,「就有」兩詞的發音也是一樣。

發佈於 文學釋義

台語「 」是「什麼」不是「啥物」
常見台文界把「」寫作「啥物」,這是一種錯誤。「啥」字讀作「」,它的意思就是「什麼」。像「啥人」表「什麼人」。當然「啥物」可以表「什麼東西」,但台語不太這麼講,而講作「啥貨」,或「什麼物件」。何況「啥物」不讀作「」。我們應可了解,「物」為第八聲,無怪變調後為第三聲讀作「」,像「物件」,而「麼」是第二聲,所以變調後為第一聲讀作「」,像「什麼人」,「某麼人」等。

發佈於 文學釋義

台語「」是「嗥嘐」不是「豪囂」

台語對別人亂說話,常駁以「」,常見寫作「豪囂」、「詨誚」等,不一而足。本人認為「嗥嘐」兩字較能表達。「嗥」字可狀「聲大」,而「嘐」字表「誇大」,所以「嗥嘐」兩字可以表「誇大其詞」,或更延伸為「說話不實」及「說謊」。何況這兩字的中文發音是「´」與台語的發音相近。

發佈於 文學釋義

台語「」是「唱聲」不是「嗆聲」

常見社會上把「」寫作「嗆聲」,這是一種錯誤。「」的本意是「發出大聲,大聲喊叫」,如「呼唱,唱名,唱票,唱號碼,夫唱婦隨」。「嗆」字可唸作「」表「氣逆」,譬如進食太急,使湯水或食物進到氣管叫「嗆著」。

發佈於 文學釋義

「」是「拚命」不是「拼命」

「拚命」中文讀作「」,它的台語發音就是「」。而「拼命」中文讀作「」,雖也可視同「拚命」,但「拼」字的本意是「拼湊」的意思,沒有「拚」字「不惜」、「捨棄」的意思,而「拼」的台語音是「」,像「拼音」,「拼字」。所以像「打拚」,「拚掃」,「拚糞圾」,「要拚才會贏」等詞,都得寫「拚」字才好。

發佈於 文學釋義

 

明明「擋不住」怎麼變成「凍未條」

台語「」意指「抵擋不住」、「忍不住要發作回應」等。本來就應寫作「擋不() 住(牢,著)」。「擋」本就有「」的發音,像「阻擋」、「腳擋」(腳煞車);變音成「」,像「擋頭」(抵擋力道),「擋不() 久」(無法持久)等。至於「凍未條」意在表音,而不顧義。何況「未」字不讀作「」,而應讀作「」(猶未)或是「」(未來)才對。

 

發佈於 文學釋義

台語「」是「事誌」不是「代誌」

台語「」,是平日常用的詞彙,很多人都以其發音寫成「代誌」,像「大代誌」、「無代誌」等。這裡有個「誌」字,尚可了解它的意思。但當衍生成「」、「」、「」、「」等詞,若寫成「啥代」、「無代」、「好代」及「一人一家代」,恐會教人莫名其妙,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。事實上,「事」字有「」的發音,而前面提到的諸詞,則應寫作「事誌」、「啥事」、「無事」、「好事」、「一人一家事」等。而這樣,也才能「望文知義」。

發佈於 文學釋義

「大家」不讀作「」

台語向眾人問好,常說「」,很多人都以為是問候「大家好」。其實,「」是「逐個」的連音和變音。「逐個」是「每一個」的意思,像「逐個人」、「逐個好」。「」的短促尾音和「」的連音,自然形成「」的發音。所以「」意指「每個人好」,和「大家好」的意思並無二致。但是「大家好」還是應讀作「」才對。

發佈於 文學釋義

現此時社會上不時出現「鴨霸」兩字,來表霸凌(bullying)別人,但這個寫法是不通的。

「」是「掗把」不是「鴨霸」

常見社會上把「」寫作「鴨霸」,這是一種錯誤。「」的本意是「剛愎自用,強制推付」,這當然和「鴨」字無關,雖然「霸」字的「霸道」差可表意,但是「掗把」兩字才是能完全表達的文字。「把」的台語發音就是「」,所以有「把持」「把勢」的詞。

發佈於 文學釋義
第 1 頁,共 8 頁
© 2018 何典恭台語世界